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

世界微头条丨“诺”,承诺,“你答应过我的”呈现的一致说服力 | 模糊谈判力

发布时间:2023-02-17 11:09:39 来源:谈判思维

“诺”,承诺,“你答应过我的”呈现的一致说服力 | 模糊谈判力 第七十二篇

这是 桔梗 在“ 谈判思维 ”的第 750 篇推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文共 2282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1 引言

罗伯特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这家玩具店里!

上次来这里是一个月前,也就是圣诞节前,他在这里买了一大堆的玩具;

没办法,那都是儿子想要的礼物,真不便宜啊......

那时候,罗伯特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年也就这么一次,在下个圣诞节前,我再也不想走进这个地方!

可没过两个月,他却发现自己又来了......

手里拿着那套很贵的赛车玩具,罗伯特排在买单的队伍里,惊讶地发现一个老邻居也在排队;

更巧的是,他手里也捧着这个赛车玩具。

两人相视一笑,都摇摇头,表示了一下同情;

但罗伯特瞬间想起来,似乎自己和这个老邻居已经很久没见了......

上一次见面好像是在......

就是去年在这家玩具店!

也是圣诞节后的第二个月!

好巧啊......

等等,真的是巧合吗?

罗伯特问这个老邻居,

你是不是也是因为圣诞节前这款玩具脱销了买不到,于是买了一大堆别的东西?

老邻居使劲点了点头。

罗伯特又问,

今天,你是不是因为儿子埋怨你,答应好会给他买赛车的,今天有货了,只好来履行你的承诺?

老邻居诧异地再次使劲儿点了点头!

罗伯特陷入了沉思;

巧合的事情背后,似乎总有些说不清楚的规律在隐隐作祟?

2 脱销的秘密

我们依然在“ 模糊谈判力 ”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这一篇依然在介绍“七字说服力”的最后一个字,“诺”。

所谓“诺”,承诺也,也可以理解为,

人,有想要和自己保持一致的天性。

有时候,尽管你自己也恨自己曾经做出的承诺,但这依然不影响你因为无法保持“和承诺一致”而产生的焦虑。

先让我们回到文首的故事里,罗伯特的遭遇并不是巧合;

在玩具行业,其实这只是一个并不算秘密的秘密。

先思考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圣诞节前是玩具最好卖的时候,玩具厂商的销售额也会大增,那在非圣诞节期间,如何保证盈利的平稳呢?

每年都有爆款的玩具在卖,厂商们在圣诞节前好几个月就在电视上做广告,吊足孩子们的胃口,为圣诞节的大卖做准备;

但这也只能保证12月份的销量啊?

圣诞礼物都买好后,哪个家长还愿意给孩子买玩具?

于是,玩具商的市场策划找到了一个办法,在圣诞节时刻意限制主打产品的供应量;

所以,你会看到圣诞节时,爆款的玩具根本买不到;

可那时候,孩子们都已经拿到了家长们的承诺,“你答应给我买电视上的这个赛车的!”

为了缓和孩子们的情绪,家长们只好到玩具店里,让孩子们挑了一大堆其它的玩具买回家。

家长们以为这一年一次的出血就结束了,可过了一个月,玩具商再次用广告抛出消息,“到货啦!到货啦!”

这就是我们在文首看到的,罗伯特和他的老邻居所遭遇的场景。

如果你仔细回忆一下,你会发现大量的爆款玩具都会在节日发生“断货”;

2008年的任天堂Wii游戏机,2015年的冰雪奇缘艾尔莎玩偶,2020年的Xbox X/S游戏机,2022年的PS5游戏机......

越是人人都想要的玩具,越是容易拿到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承诺”,对吗?

尽管家长们极为痛恨这个曾经断货买不到,如今又再次出现的玩具,但他们还是无法去和孩子们幽怨的眼神抗衡,

你答应我的......

尽管有一万个理由来辩解,但人依然大概率会去履行这个承诺;

和自己保持一致,“诺”的说服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3 避重就轻

有关“诺”,我们聊了这么多篇,相信你或多或少能理解到它如何发挥作用的;

那么,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

为了营造说服力,我们该如何给对方率先铺垫好一个“诺”呢?

如果你去问一个汽车店的老销售的经验,他会告诉你,

谈买卖最重要的就是,把每字每句都写下来!

你没听错,在谈判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

把目前的每字每句都写下来,锁住他们的承诺。

在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采购时,一个经验老道的销售经理,就曾经给我上过一课。

他叫安东尼,IBM的销售代表,有着三十多年的客户沟通经验;

那一年,安东尼负责我所在银行的客户协调工作,这包括续约合同的谈判。

我记得当年的我,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是采购,掌握着谈判的话语权;

于是我非常高调地对安东尼说,

告诉你,我今年就是来找你降价的!要是价格不降,我们就别谈了,浪费时间!

我自认为这个“下马威”来开始谈判,会占据这场谈判的主导地位;

但似乎我的出招完全落在空处,安东尼只是云淡风轻地跟我说,

杰克,好说好说,我就是来负责满足你的任何要求的,别急,我们慢慢谈。

此时,一旦我要触及最敏感的价格部分,他就会说,

杰克,难谈的先放一放,既然你最关注价格,咱们就把和价格无关的其他部分先谈好,最难啃的骨头最后啃嘛。

我一时还没觉得他的建议有何不妥,于是便依了他。

正如他所愿,当我们花了几天时间,把我“不是最关注”的其他部分都落在了纸上,就剩下价格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上当了!

一个合同90%的部分都已经谈拢,且成了文,此时再借用“推翻整个合同”来要求降价,似乎就非常困难了!

而且,我已经花了好几天时间在这个合同上,难道还要推翻重新再来?

我开始意识到,这个狡猾的安东尼到底做了些什么!

他看似云淡风轻的“避重就轻”,其实是在慢慢地让我形成“对自己的承诺”;

无论已经成型的90%合同文本,还是那宝贵的几天时间,都形成了对我自己的一种“诺”;

接下来,如果我因为价格不合适而推翻整场谈判,就会让我推翻自己的“承诺”,无法和自己所做的保持一致。

这让我产生了巨大的焦虑。

最终,我没能在这个合同上拿到任何一点saving。

4 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都是“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诺”,“承诺”的本质,是对“战Vs逃”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战 Vs 逃(做Vs不做),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寻找决策动机;

当“动机”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诺”,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让人对“承诺”保持一致的感受越强烈,“诺”字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

-

-

这里是“ 谈判思维 ”!

“模糊谈判力 第七十二篇” 待续

--- 桔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