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推荐:红木家具主流花卉纹 | 花开富贵,福运满堂
图|满雕莲纹大画案
中国人对花的喜爱历史可鉴。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将花卉纹样烧制在各种陶具上面,如花瓣纹,花叶纹等,对此期待族群繁衍壮大,繁盛如花。
花开花落自有时,如何将这一份深情以永生的方式延续下去,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除了陶器、石器、金属等载体,木上雕花也十分常见。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距今7000年左右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木雕鱼,而后在商代时期河北藁城台西遗址的一些残器的木胎上已出现非常精美的雕花。
(资料图)
王世襄先生在关于家具的年代问题上提到,花纹应当是鉴定家具年代的最好依据。一是因为花纹具有较鲜明的时代性,二是因为家具上的花纹可以与其他工艺品的花纹作对比,而其他工艺品有些是有确切年代的,反过来就有助于家具的断代。
且不说传统家具年代的鉴定问题,将各种花卉雕刻于一段段枯木上,让其有枯木逢春的鲜活力,让不同的花卉不同的寓意得到永恒的诠释与期许,这本身就是件生命再续的奇迹。木雕的题材丰富多样,今天我们主要介绍3种常见的经典红木家具花卉纹及其寓意。
牡丹纹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周郭颐在《爱莲说》里也说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在2019年,中国花卉协会向公众发出的《投票:我心中的国花》,结果显示牡丹得票率高达79.71%。可见牡丹在国人心中的位置不一般。
将色泽艳丽,玉笑珠香的牡丹雕刻于传统家具上具有繁荣昌盛、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牡丹纹最早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广泛于明清,主要有折纸牡丹和缠枝牡丹两类,总体而言圆润饱满、层次繁复。
但不同时期,牡丹纹呈现的风格略有差异。唐代的牡丹纹花型硕大饱满,与唐人崇尚富丽繁复的审美观相一致。宋代的牡丹纹受花鸟画影响,更具写实意味,且显纤巧灵动。元代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牡丹纹在唐宋的基础上呈现出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明代的牡丹纹自然秀丽,清代则繁复富丽。
牡丹与其他事物组合,具有不一样的寓意。牡丹与白头翁组合,寓意“富贵白头”;与绶带鸟组合,寓意“富贵长寿”;与凤凰组合的图案被称为“凤戏牡丹”或“凤穿牡丹”,寓意“富贵吉祥”,可用于婚嫁,象征美满幸福;牡丹与孔雀结合寓意“富贵吉祥”;与公鸡组合在一起寓意“功名富贵”;与海棠花组合,寓意“满堂富贵”;与水仙花组合,寓意“神仙富贵”;牡丹插在瓷瓶内寓意“富贵平安”。
荷花纹
荷花,又名莲花,中国古老传统花卉之一。最早在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荷花的花粉化石。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常被称为圣洁、高雅、清廉的代名词。在佛教中,荷花还被尊称为圣洁之花。
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映日荷花别样红”,再到“留得枯声听雨声”,从荣到枯,荷花的每一寸光阴都是文人笔墨中抒怀的对象。荷花寓意美好,但花期终有限,因此也成了能工巧匠常用的题材,从陶瓷、服装、家具、建筑等领域,都广泛涉及。
在传统家具中,荷花也是较为常见的花卉纹之一。小到笔筒、梳子大到罗汉床、书柜、茶桌等大件,都能以荷作题材寓意祥瑞之意。
荷花与不同的题材搭配,具有不同的寓意。比如,金蟾和荷叶,寓意连年发财;荷花配童子、鱼寓意年年有余;荷花、喜鹊及芦草,寓意喜得连科;莲花配鹭鸶、芦草,寓意一路连科,等等。
梅花纹
梅花,“岁寒三友”之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冰雪铸就筋骨的梅花,有一股清雅俊逸的姿态,有一种傲骨不屈的精神。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可见,艺梅始于汉初。而后的隋唐五代时期,是艺梅的渐盛时期,自宋代以后,艺梅进入兴盛时期,到了明清时期,艺梅在当时社会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傲雪凌寒的梅花一直为文人所钟情,诗词书画中,常能见到梅花的风姿。但书画只是二维的角度,能工巧匠们便在器物上刻画梅花的傲骨。在传统家具,特别是文房用具上,梅花是常见的木雕题材。笔筒,文房盒、印盒、条屏、椅具等等,注入了梅花的元素,皆可含蓄的表达出文人的内在精神追求。
在现代,人们对梅花的运用不再局限于清丽文房中,而是有了更为普遍的应用。梅瓣为五,寓意五福,即“福、禄、寿、禧、财”。常点缀在居家常用之物上寓意吉祥。
在选择题材时,梅花常与喜鹊相组合,喜鹊停栖于梅枝上,有“喜上眉梢”的祥瑞之意。作为四君子之一,梅花也常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出现在家具上,寄寓高洁的节操。
人间花朵,开了又谢;星空皎月,圆了又残,此事古难全。但在能工巧匠的手下,枯木也能逢春,生命也能重生。木上生花,花开富贵,福运满堂。
来源:作者居雅,图片檀藏传承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中式居住美学